您好,欢迎进入苏州富斯麦形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
15111861765,18616347366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应用中心  >  数字散斑测量系统干什么用的,基本原理分析

数字散斑测量系统干什么用的,基本原理分析

更新时间:2025-05-15  |  点击率:91
  数字散斑测量系统是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(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, DIC)技术和双目立体视觉原理的高精度非接触式测量系统,主要用于物体表面变形、应变及位移的实时监测与分析。以下从用途和基本原理两方面展开说明:
  一、核心用途
 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
  全场应变测量:通过捕捉材料表面散斑图案的变化,计算全场位移和应变分布,适用于拉伸、压缩、弯曲等静态试验,以及疲劳、高速冲击等动态试验。
  复杂材料研究:可测量复合材料、岩石、橡胶、木材等天然或人工材料的力学性能,包括裂纹应变场、断裂韧性等参数。
  工况适应:支持高温、低温、高速变形等复杂环境下的测试,如火箭燃料、光纤等材料的性能评估。
  结构健康监测
  零部件试验:测量航空、汽车、舰船等领域大尺寸零部件的位移和应变,评估其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。
  振动与动态分析:用于全场振动测量、模态分析,以及爆炸、冲击等瞬态过程的变形捕捉。
  生物力学研究
  组织力学分析:测量骨骼、肌肉、血管等生物组织的力学行为,如关节位移、内固定器对颈椎运动的影响。
  手术评估:通过非接触式测量,分析手术复位后骨骼的相对位移量。
  细观与微观力学
  微纳米级测量: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或原子力显微镜(AFM),实现微米甚至纳米尺度的应变分析。
  损伤检测:用于陶瓷电容器、电子封装等器件的无损检测,识别材料内部的微裂纹或缺陷。
  动态与高速测量
  高速变形捕捉:部分系统支持最高675,000帧/秒的拍摄速度,适用于爆炸、冲击等瞬态过程的变形分析。
  二、基本原理
  散斑图像采集
  散斑生成:物体表面自然纹理或人工喷涂的随机散斑作为变形追踪的标记。
  双目成像:通过两个高速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同步采集变形前后的散斑图像。
  图像相关算法
  子区匹配:在变形后的图像中,搜索与变形前图像子区(如32×32像素区域)最相似的区域,通过计算相关系数(如归一化互相关函数)确定位移。
  位移场计算:基于子区匹配结果,得到物体表面各点的二维位移,结合双目立体视觉重建三维空间坐标。
  三维重建与数据处理
  立体匹配:利用双目视觉的视差原理,将二维位移转换为三维空间中的坐标变化。
  应变计算:通过对位移场进行数值微分(如最小二乘法),得到应变张量(包括正应变和剪应变)。
  数据可视化:生成应变云图、变形动画等,直观展示物体受力后的变形行为。
  技术优势
  非接触式测量:避免接触式传感器对样品的干扰,尤其适用于软材料或高温环境。
  全场测量:提供连续的空间变形数据,而非单点或平均值。
  高精度与灵活性:位移测量精度可达0.01像素,测量幅面可从微米级扩展至数十米。
  数字散斑测量系统通过追踪物体表面散斑图案的微小变化,结合先进的图像处理和三维重建技术,实现了对材料、结构及生物组织力学行为的精准分析。其非接触、全场、高精度的特点,使其在科研和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,尤其在复杂工况和动态过程分析中展现出优势。

全国统一服务电话

15111861765,18616347366

电子邮箱:sunny.yang@fusstech3d.com

公司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1213室

扫码联系我们

TEL:15111861765

扫码关注公众号